想要梳理下这么多年离家的日子,已经超过了我能用语言描述的能力。记得儿时伢伢学语的时候,老师会给几张图片,让学生说一段话,有点像现在雅思的口语考试。看来其实学语言都有个固定的模式。现在想来,这样的题目与其说是在培养语言能力不如说培养逻辑思维更加贴切。试想,要你在短短2-3分钟来编造一个不曾发生的事情,还有有鼻子有脸,有情节有细节,是需要多么强的推理能力。得益于这样的训练,我如今每每遇到雅思口语的小卡片题目,一般都能天南地北扯到考官叫停为止。
废话先扯到这里。想说的就是,文章写不好,要用点图来补充说明。
离家这么多年最想的就是家。本人乃杭州原著民。碰巧杭州又是个值得说说的城市。那就从杭州开始说吧。这批图片都不是自己拍的,沾别人的光。我只负责看图说话。杭州的这批图片很早就存在我的电脑里了,已经找不到来源,只好先谢谢那个某某某人。同时文字部分也参阅了很多风尚周报的内容。看过的筒子还多多包涵呀。
宝俶山上的杭州夜景
----------------------------------------杭州.故事---------------------------------------
西湖边拍婚纱照的新人
白素贞与许仙相遇的断桥,只是断桥残雪的景象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梁山伯&祝英台念书的万松书院,想来也就是现在的校园爱情,很美,但是大致上没什么结果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三生石
三生石其实是三块石头,分别代表着前世,今世和来世。相传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常与友人相约三生石旁谈古论今,饮酒作赋,累了就在三生石边打个盹,还可以梦见前生后世,故称三生石。后人给这三生石加以情定三生的美好寄托。记得林清玄曾写过一段关于三身石的文字,讲的大致是个尼姑爱情命运的轮回,前世的因,来世的果。
杭州这个城市,对于我来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每一颗树,每一棵草,每一个角落都能联系到我自己生命中的一个故事上来。对这个城市的情感真的很复杂,有时候甜蜜的无法自拔,有时候痛苦的不愿回想。
杨公堤上牵手的情侣
湖滨路,繁华与风景交界
你背过她么?
钱江新城
每个人在这条小巷的故事应当都不一样而又如此相似吧。
杭州的朋友,猜得到这是什么地方呢?
上镜率很高的一张照片,西湖新天地的路牌
曾经与朋友午夜相约在西湖边那家好城市全中国风景最好的Starbucks喝咖啡聊天,聊未来聊理想。渐渐的,大家各奔东西,当年青涩的我们,愈发变得成熟,稳重,同时也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能记得当年在starbucks里的高谈阔论,当年憧憬的未来。
其实我觉得杭州故事不仅仅是我的,是每个杭州人的,也是每一个到过杭州的外乡人的。
杭州的故事太过纠结。。。我一个人的故事太片面。同时希望有杭州故事的朋友能把这个章节补得更加全面一些。说说自己的故事。(最好也是看图说话的形式,比较趣味些。)
--------------------------杭州.草根生活-------------------------
杭州。草根
老头儿油爆虾店中云云食客。我还依稀能记得当年盛传杭州几个厅长级的人物想吃油爆虾愣是在门口等了两个小时座位,结果油爆虾卖完了。。。
只在传说中才有的油爆虾
惠娟面馆,杭州最有名气的面馆之一。原先只是一个面向来杭外来务工者的一家小面店,后来生意好了,来吃面的什么身份都有,有大老板,有大教授,也有天天光膀子喝酒打牌的,在这家面店里,就都只是吃面的。看见招牌上面住家挂的衣服了么?杭州人就是这么市井, 这样的景象恐怕在上海是很难见到的。
惠娟的面条很劲,很滑,汤很浓很鲜。其实慧娟最好吃的是片儿川.片儿川是什么?片儿川就是雪菜肉丝面拉!
不过别的地方的雪菜肉丝面可不能叫片儿川哦,现在的片儿川是注册商标哦~
说起来,以后我的老婆一定要带她来吃碗慧娟的片儿川。
杭州的饭店也是也充满了草根的气息。往往那些最不起眼的小菜馆最受欢迎。就比如那家网上盛传的龙虾店,根本没有名字,一般去到那里,你先要找到一家叫“小鸟啾啾”的店,然后过了马路一直往前走。路的左边有一片平房,那个门口拥了很多人的地方就是龙虾店。如果还觉得不放心,它的右面是家门口罗雀的外贸成衣店,左面是家脏兮兮的馄饨铺子。如果以上三点都吻合,那么,恭喜你找对了地方。
高银巷,就是这样的地方,杭州人才能找到生活的感觉。
高银巷,就在吴山广场边上,紧挨这河坊街,号称是杭州的食肆。这里聚集了浙江各地的美食(不敢说全国各地)。推荐小绍欣和新绍欣,同一个老板,主营绍兴菜,很杭州菜很象,但是不完全一样。生意很不错,去了一定要点臭豆腐和臭菜梗,也叫双臭。还有推荐的是羊汤饭店,也叫西乐园,他们卖很地道的羊杂汤,羊清汤,这家店和万隆火腿还有胡庆余堂都是百年的老字号了,在我爷爷这辈,这些都是响当当的牌子。
我小时候住在吴山上,在高银巷读小学,这块地方就和我自己的脚趾头一样熟悉。就是现在,每每我路过河坊街的时候,我还是能够精确的说出那家店当年究竟是铁皮铺子还是棉花店。
河坊街的哈喇菩萨,就像快乐幸福的杭州人
如今的河坊街,太多的游人,太重的商业气氛,变成了一个赚钱的景点,而它本身的魂魄已经没有了。
胡庆余堂国字号,我从小在这块牌子下长大,听奶奶说当年她差点被许给胡雪岩的孙子,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过这气势宏伟的“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白底黑字的大字倒是确确实实经历了他面前这条河坊街的兴衰荣辱。
至今,胡庆余堂还在河坊街上,童叟无欺四个大字还是高高的悬在胡庆余堂的大堂之上, 还是那样的药房,还是那些药方,而这里面进进出出的人已经不知道换了几代了.
游人如织。
倒是这样的小风车带来不少儿时的味道。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样的风车呢?(下面那种,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这就是杭州人的生活,品质.或者说:慵懒.
---------------------------------------杭州.草根生活.完------------------------------------
请原谅作为一个杭州人的慵懒和慢节奏,真的是过了很久才重新回来写这个帖子.看到很多杭州朋友的留言,又让我有写下去的冲动.
---------------------------------------杭州.风景------------------------------------
杭州的风景不是可以简单的用文字可以来形容的。一位杭州摄影师说:“无论是杭州的过去,还是现在,如果远离了西湖,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对于非诚勿扰的葛优,杭州是西溪,是入市有风险的美女。对于冯小刚杭州是浙大校园里的爱情,是心灵的避风港。对于大多数初到杭州的外地人来说,杭州市如梦境的海,对于像我这样土生土长在西湖边的杭州人而言,杭州是一片绿洲般的栖息地。归根到底,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江南梦。
下面的这一组照片<西湖边的一棵树> 来自摄影师傅拥军,杭州人.
它只是一棵再普通不过的桃树.没有编号没有名分.
过着平凡的一天又一天.
风华年少,即便是隆冬,情谊依然热火
伞后的人都有各自的人生.生活却又如此的相似.
遛鸟的老人.别忘记了杭州曾是南宋的首都,沿袭了古风,杭州老人玩鸟的不在少数.
又到了一支杨柳一支桃的季节
外地来杭打工的年轻人,累了小歇会,梦想在这里起飞
独自赏雪的女人.在等恋人么?
2008,初春,2月14号,情人节.
宝淑山边绽开的礼花.
前两年的烟火都在西湖,后来因为人实在太多了,从安全角度考虑,移到了钱塘江.后来又移到了运河(听说).
似水年华,却如礼花般壮丽绚烂也便无愿无悔了.
西湖新天地的一角,青砖地还是很中国的感觉,但是这个喷泉就有点欧化了.
今天先发点照片..文字明天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杭州.舟山东路(Z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http://i.ozyoyo.com/attachment/200910/27/10105_12566381774cbB.jpg 说到杭州,我还印象很深的是浙江图书馆。在曙光路上的图书馆,我看是每个在杭州读书的筒子都去过的。记得以前高中的时候很流行在那里的自修室复 ...
极佳橙子军 发表于 2009-10-27 20:06
欢迎光临 BrisbaneBBS.com悠悠网 | 布里斯班中文网_昆士兰华人论坛_黄金海岸论坛_Goldcoast_租房_工作_交友_同城 (http://101.0.108.138/)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