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国有一位善于辩论的人,名叫公孙龙。只要遇到他感兴趣的事物,他都要辩论一番。 虽然道理常常在另方,他却往往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将对方说得一愣一愣的。
一天,公孙龙到街上闲逛,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看看有什么好玩的事儿。 这时,对面走来一个人,牵着一匹毛色纯白的骏马。公孙龙禁不住走过去仔细打量,他抚摸着马背,口里赞叹着:“好马,好马!”
主人见了,停下脚步,说:“先生真是好眼力。这是一匹千里挑一的骏马,我正打算卖掉。刚才许多人出高价都不肯卖,我想给它找一个真正懂马的好主人。先生好像很喜欢这匹马,请开个价吧!”
公孙龙只管欣赏,不吭一声。卖马人有点烦了,说了声:“不买算了,我还舍不得呢!”于是,他牵着马往前走。走着走着,他又觉得那位书生的神态很有意思,回头见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便又牵着马回来说:“先生如果喜欢,请开个价吧!”
公孙龙却冲口而出::“白马非马!”
卖马人生气了,抢白道:“白马怎么就不是马了?你看它:毛色多纯净啊!多好的马啊!”
这时,街上看热闹的人纷纷围过来,都想听听公孙龙的怪论。
公孙龙见围观的人多,更加兴奋,他好像要故意惹卖马人生气似的,一本正经地说:“如果白马是马,那么黑马也是马;马又是白马,马又是黑马,这样推论下去,黑马就是白马,黑就是白了。这不是黑白混淆,是非颠倒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找不出公孙龙的错处。卖马人不知道怎么反驳他,气得说不出一句话,牵起马就往前走,留下公孙龙在那里哈哈大笑。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原来,“是”有三种意思:等于、属于、包含于。“白马是马”意思是白马属于马的一类,公孙龙偷偷地换了意思,把它说成白马等于马,于是顺着他的逻辑,不推出了黑就是白。因为黑不可能是白,所以他就说“白马非马”,气得卖马人干瞪眼。
小朋友,现在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吧!
[ 本帖最后由 不同城 于 2008-11-3 19:50 编辑 ] |